第二章-第一节-市场需求(一)
25分钟
第二章-第一节-市场需求(二)
18分钟
第二章-第二节-市场供给
17分钟
第二章-第三节-均衡价格
21分钟
第二章-第四节-弹性(一)
30分钟
第二章-第四节-弹性(二)
33分钟
第三章-第一节-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
29分钟
第三章-第二节-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(一)
17分钟
第三章-第二节-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(二)
33分钟
第三章-第三节-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(一)
22分钟
第三章-第三节-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(二)
25分钟
第四章-第一节-市场结构的类型
33分钟
第四章-第二节-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
21分钟
第四章-第三节-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
31分钟
第四章-第四节-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
20分钟
第五章-第一节-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(一)
18分钟
第五章-第一节-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(二)
17分钟
第五章-第二节-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
17分钟
第五章-第三节-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
14分钟
第六章-第一节-市场失灵的含义
23分钟
第六章-第二、三节-市场失灵的原因、政府对市场的干预(一)
28分钟
第六章-第二、三节-市场失灵的原因、政府对市场的干预(二)
24分钟
第七章-第一、二节-国民收入核算、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
34分钟
第七章-第三节-消费、储蓄和投资(一)
31分钟
第七章-第三节-消费、储蓄和投资(二)
17分钟
第七章-第四节-总需求和总供给
20分钟
第八章-第一节-经济增长
21分钟
第八章-第二、三节-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、经济发展
31分钟
第九章-第一节-价格总水平(一)
11分钟
第九章-第一节-价格总水平(二)
30分钟
第九章-第二节-就业与失业
24分钟
第九章-第三、四节-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、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
31分钟
第十章-第一节-国际贸易理论
37分钟
第十章-第二节-国际贸易政策(一)
11分钟
第十章-第二节-国际贸易政策(二)
28分钟
第十章-第三节-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
11分钟
第一章-第一节-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
10分钟
第一章-第二节-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
19分钟
第一章-第三、四节-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19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一节-会计基本概念
35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二、三节-会计目标、会计要素(一)
31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三节-会计要素(二)
36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四节-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
25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五节-会计基本前提
18分钟
第二十八章-第六、七节-会计信息质量要求、会计法规
24分钟
第二十九章-第一节-会计确认
16分钟
第二十九章-第二节-会计计量
16分钟
第二十九章-第三节-会计记录(一)
32分钟
第二十九章-第三、四节-会计记录(二)、财务会计报告
31分钟
第三十章-第一节-会计报表的概念
14分钟
第三十章-第二节-资产负债表
25分钟
第三十章-第三节-利润表
20分钟
第三十章-第四节-现金流量表(一)
18分钟
第三十章-第四、五节-现金流量表(二)、会计报表附注
22分钟
第三十一章-第一、二节-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、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
14分钟
第三十一章-第三节-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(一)
30分钟
第三十一章-第三节-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(二)
32分钟
第三十二章-政府会计
36分钟
第十一章-第一节-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
36分钟
第十一章-第二节-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
13分钟
第十一章-第三节-财政的基本职能(一)
32分钟
第十一章-第三节-财政的基本职能(二)
15分钟
第十二章-第一节-财政支出及其分类
18分钟
第十二章-第二节-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(一)
11分钟
第十二章-第二节-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(二)
37分钟
第十二章-第三节-财政支出效益分析
28分钟
第十二章-第四、五节-购买性支出、转移性支出
28分钟
第十三章-第一节-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度
17分钟
第十三章-第二节-税收
23分钟
第十三章-第三节-税负转嫁
20分钟
第十三章-第四节-国债(一)
25分钟
第十三章-第四节-国债(二)
39分钟
第十四章-第一节-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(一)
28分钟
第十四章-第一节-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(二)
14分钟
第十四章-第二节-货物和劳务税类(一)
27分钟
第十四章-第二节-货物和劳务税类(二)
23分钟
第十四章-第二节-货物和劳务税类(三)
21分钟
第十四章-第二节-货物和劳务税类(四)
36分钟
第十四章-第三节-所得税类(一)
21分钟
第十四章-第三节-所得税类(二)
33分钟
第十四章-第四节-财产税类(一)
25分钟
第十四章-第四、五节-财产税类(二)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
18分钟
第十五章-第一节-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(一)
23分钟
第十五章-第一节-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(二)
17分钟
第十五章-第二节-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职权划分
23分钟
第十五章-第三节-我国政府预算体系
36分钟
第十五章-第四、五节-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
29分钟
第十六章-第一节-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
35分钟
第十六章-第二节-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
17分钟
第十六章-第三节-财政转移支付制度
16分钟
第十六章-第四节-建立现代财政制度,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
12分钟
第十七章-第一节-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
19分钟
第十七章-第二节-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(一)
31分钟
第十七章-第二节-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(二)
22分钟
第十七章-第三节-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
36分钟
第十八章-第一节-货币需求
33分钟
第十八章-第二节-货币供给
35分钟
第十八章-第三节-货币均衡
21分钟
第十八章-第四节-通货膨胀
30分钟
第十九章-第一节-中央银行
31分钟
第十九章-第二节-货币政策(一)
22分钟
第十九章-第二节-货币政策(二)
20分钟
第二十章-第一节-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(一)
23分钟
第二十章-第一节-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(二)
24分钟
第二十章-第一节-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(三)
27分钟
第二十章-第二节-金融市场(一)
18分钟
第二十章-第二节-金融市场(二)
27分钟
第二十一章-第一节-金融风险
22分钟
第二十一章-第二节-金融危机(一)
20分钟
第二十一章-第二节-金融危机(二)
26分钟
第二十一章-第三、四节-金融监管理论、金融监管体制
25分钟
第二十一章-第五节-国际金融监管协调
35分钟
第二十二章-第一节-汇率制度
20分钟
第二十二章-第二节-国际储备
19分钟
第二十二章-第三、四节-国际货币体系、人民币跨境使用
39分钟
第二十三章-第一、二节-统计学、变量和数据
22分钟
第二十三章-第三、四节-数据的来源、统计调查
31分钟
第二十三章-第五节-数据科学与大数据
19分钟
第二十四章-第一节-集中趋势的测度
19分钟
第二十四章-第二、三节-离散程度的测度、分布形态的测度
23分钟
第二十四章-第四节-变量间的相关分析
15分钟
第二十五章-第一节-抽样调查基本概念
33分钟
第二十五章-第二节-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
31分钟
第二十五章-第三节-估计量和样本量
15分钟
第二十六章-第一节-回归模型
26分钟
第二十六章-第二、三节-最小二乘法、模型的检验和预测
25分钟
第二十七章-第一节-时间序列及其分类
12分钟
第二十七章-第二节-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
39分钟
第二十七章-第三节-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
30分钟
第二十七章-第四、五节-时间序列的分解和预测程序、平滑预测法
14分钟
第三十三章-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
12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一节-物权概述(一)
30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一节-物权概述(二)
35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二节-所有权(一)
20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二节-所有权(二)
26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三节-用益物权
24分钟
第三十四章-第四节-担保物权
33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一节-合同概述
18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二节-合同的效力
32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三节-合同的订立、履行和终止(一)
20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三节-合同的订立、履行和终止(二)
26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四节-合同的担保和保全
25分钟
第三十五章-第五、六节-合同的转让、变更和解除、违约责任
26分钟
第三十六章-第一、二节-公司和公司法概述、公司登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
29分钟
第三十六章-第三节-公司的设立
25分钟
第三十六章-第四节-公司的组织机构(一)
31分钟
第三十六章-第四节-公司的组织机构(二)
21分钟
第三十六章-第五-八节
32分钟
第三十七章-第一节-工业产权法律制度(一)
30分钟
第三十七章-第一节-工业产权法律制度(二)
24分钟
第三十七章-第二、三节-劳动合同法律制度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
30分钟
第三十七章-第四-六节-反垄断法律制度、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、产品质量法律制度
33分钟